10月21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庞立生教授应邀莅临我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会议室作了题为《价值观教育的内涵逻辑》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系“博思论坛”第50场(2025年第8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淑艳、院长刘志丹和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讲座由院长刘志丹主持。

讲座伊始,院长刘志丹致辞。首先他对庞立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的感谢,高度肯定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价值观教育领域的深厚造诣。他认为,价值观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关乎学生精神成长与社会价值导向,希望此次讲座助力与会师生深化对价值观教育本质的理解,为后续教学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在报告中,庞立生教授系统阐述了价值观教育所蕴含的三重内涵逻辑。第一,价值观教育与人的生命成长发展历程同构的内涵逻辑。庞教授指出,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个体精神成长的辩证规律,需要在每个必要环节“耐心逗留”,实现价值的体验与境界的升华;第二,价值观教育当中“知、信、行”辩证统一的内涵逻辑。他强调,真实的价值观是“做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性在于将其从主观意识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现实行动;第三,价值观教育具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内涵逻辑。最后他以此阐释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学理,指出价值观教育应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实现螺旋式上升。

报告结束后,刘淑艳书记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整场报告哲学思辨贯穿其中,历史和现实相互交融,这不仅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报告,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研究风范的生动展示。庞书记的深厚学术积淀和理论创新,为我们树立了专业学问做深、做实、做活的标杆。
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讲座精髓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优化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推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同时学院也将持续搭建系列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师生视野、激发学术热情,提升学院学术与科研水平。(撰稿人:韩佳芯 邵宏珠 校对人:刘志丹 审稿人:刘淑艳/杨晴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