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晚,“马克思主义经典与科学社会主义”系列学术活动第五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唯物史观与治乱兴衰周期率”。讲座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王传利主讲,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宋丽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啸担任与谈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淑艳担任主持人。本次讲座采取线上方式,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近500名师生参会。在主讲环节,王传利老师指出,“治乱兴衰周期率”一词来自黄炎培先生的《延安归来》。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治乱兴衰的规律有一定的探索和总结,但这些研究并未达到唯物史观的高度,而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即剥削阶级的立场,把跳出治乱兴衰的希望诉诸达官贵人或开明皇帝。唯物史观为研究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提供三大独特视角:社会生产视角、阶级分析视角和人民视角。唯物史观认为,王朝更替和治乱兴衰归根到底由社会生产决定,小农经济的盛衰决定历代专制王朝的盛衰和整个社会的治乱。从阶级分析的视角来看,所谓治即是阶级斗争缓和,国家兴旺的状态,所谓乱即是社会矛盾难以调解,阶级斗争激烈的动荡乱世状态。因此,阶级斗争的状况直接表现为人类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治乱兴衰现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总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社会变迁离不开人民的参与。治乱兴衰直接取决于民心所向本身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从唯物史观研究治乱兴衰,启示我们需从振奋国家精神,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锻造党的钢铁队伍,维护党的勃勃生机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