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晚,“马克思主义经典与科学社会主义”系列学术活动第三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列宁经典文献中的建党和党建思想——从《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到《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苑秀丽研究员主讲,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白顺清、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李应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英琇担任与谈人。讲座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邵宏珠主持。本次讲座采取线上方式,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近500名师生参会。在主讲环节,苑秀丽指出,列宁建党和党建思想的发展存在五个不同阶段,分别是提出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阶段、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阶段、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分歧斗争时期的党建思想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党建思想阶段、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党建思想阶段。准确理解列宁的建党和党建思想,可以从三条发展脉络切入:一是批判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二是对俄国解放运动的回顾和评价,三是参加和指导革命,参加和组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创办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1895年秋天建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列宁还把彼得堡约20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开始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列宁党的建设思想主要包括:1.捍卫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及原则;2.发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先进性作用;3.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4.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党;5.建设和巩固党的秘密组织;6.加强党的纪律;7.发挥中央委员会和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8.加强党与苏维埃的关系;9.发挥党的报刊的作用;10.坚持和捍卫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