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年学术面对面(第一期)学术分享

2024年10月09日 11:14  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次

10月8日上午,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佟恒瑶应邀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面对面”(第一期)学术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淑艳、院长刘志丹以及100余名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李一鸣主持。

佟恒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三种能力”》的学术分享。她从进一步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能力、前沿文献研读分析能力及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分专业为同学们提出建议。她建议同学们要跟住老师的课堂,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以经典著作原文为“主”,导读为“辅”,做好笔记并形成自己的逻辑框架。在科研论文写作上,佟恒瑶主要从选题和写作两方面进行了讲解。她认为,在选题方面,既要坚持在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内深耕,久久为功,也要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时事,时刻保持政治敏锐度。对于论文写作,她建议大家强化“问题意识”,既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定义,又要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更要对问题进行价值研判,并点明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阐释的意义。最后,佟恒瑶分享了自己的考博经历,向同学们讲解了博士考试类型、流程等。她以自己三年来行之不懈的研究经历勉励大家,科研道路上需坚定目标,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踏实走好每一步,勤耕不辍、无畏前行,才能为科研生活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愧于担当新时代青年学子。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佟恒瑶对大家提出的科研疑惑进行了一一解答,并为有考博意向的同学提供中肯建议,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刘淑艳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她指出,此项学术活动是用青年视角去思考、用青年榜样去服务、用青年话语去分享,不断增强青年学术活动的亲和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有助于用青春的声音传递理论,用朋辈的力量引起共鸣,切实推动青年学术分享入脑、入心、入行,破解青年学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今天的讲座为同学们解读了文献阅读的障碍、厘清科研道路上的困惑,帮助马学科青年学子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学习道路,是一次“高分”的开端。(撰稿人:李一鸣 于静楠 校对人:刘志丹 审稿人:刘淑艳/于静楠 摄)


关闭

联系我们

电话:024—56860735

邮编:113001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