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活动室组织召开关于课程建设总结与规划的研讨会,研讨会由教研室主任杨锦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刘淑艳书记、刘志丹院长、邵珠副院长全程参加并进行了发言。学校督导组专家金万成教授、寒秋教授参会并提出重要建议。
杨锦老师对本年度教研室进行的课程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课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改革,省级一流课程线上资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筑堤工程”工作进展等。经过几次课程设置调整,本年度两个学期最新版本的课程和授课年级进入常态,毛中特教研室也即刻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方面,在春季学期期末考试改为全客观题考试、遇到相应问题的情况下,秋季学期重新设置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权重,为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将平时成绩增加为70%,期末考试成绩设置为30%。平时成绩分项设置为出勤、课堂表现、线上学习等部分,期末考试为全客观题开卷考试。在省级一流课程线上资源建设方面,在春季学期完成教学视频录制的基础上,本学期完成了视频剪辑和上传工作。按照学校教务处要求在科大讯飞平台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在上传视频的同时,也完成了较为完整、体系化的课程建设工作,包括课程结构设定,教学文件、参考资料、课堂习题、考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分章上传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筑堤工程”工作方面,按现有课时完成24次课的知识点和教学任务拆分,并形成分节次教案。
刘志丹院长指出,教研活动要真正做好,对教学工作能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的教研活动质量还要提高,这既需要内部动力、即各位教师认识的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也需要外部压力,比如督导组专家现场督导。刘院长引述韩秋教授的评价:在教学监控中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堂秩序自成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刘院长认为这既是学院的严格要求,也是每位教师个人努力的结果,希望各位教师继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受益,同时也能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
邵宏珠副院长从本门课程任课教师的角度总结了课程建设进程,认为毛中特教研室今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赛省赛中取得多项奖项,2019年以来也经历了多次课程设置调整,从64学时到80学时到88学时到96学时,再到课程和教研室拆分后的48学时,2025年秋季学期还将面临课时和课程的更大调整。教研室在频繁课程调整的情况下能取得多项成绩、保证课程平稳运行,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下一步课程建设中,一是按照学校要求继续推行教学改革,实现线上资源的构建,将教学视频与课堂教学适当分离,保障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筑堤工程”要求,鼓励教师上课多用板书、少用PPT,避免用PPT牵引教学,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的注意力拉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督导组金万成教授针对考试改革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认为应该让考试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更强时效性,更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应该给授课教师更多选择权,允许学生采取申请制申请优秀,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成绩。韩秋教授指出马克思学院取得了很好的课程建设成绩,鼓励教师尝试回归传统教学方式,认为马院教研活动做得很实。
最后,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研讨课程建设推进计划。各位老师积极发言,从各自教学和教研实践经验角度对毛中特课程建设的下一步目标、进程提出意见和建议,经过各位教师的热烈研讨,本次教研活动实现了既定目标,活跃深入的研讨也并为下学期课程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撰稿人:杨锦 校对人:邵宏珠 审稿人:刘淑艳/王诗雯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