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调研团走进抚顺萨尔浒风景区开展社会实践实地调研,通过“看、访、讲”三种方式,探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密码。

调研团聚焦萨尔浒的中央财政林项目。同学们跟随护林员穿行林间,发现萨尔浒人工林不仅是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永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而且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打造多元化收入来源,让“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
调研团随后来到了景区周边的农家乐。通过与农家乐的负责人进行访谈得知,景区免费开放后,客流量增加了三成,带动了土特产销售。同学们还随机采访了多位游客,大家普遍对景区免费政策、生态环境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景区的发展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生态旅游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调研团最后沿着大伙房水库岸边行走,开展“生态文明流动讲堂”活动。同学们主动向沿途游客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并介绍景区建立保护区、集中处理污水等举措保护水源的实例。一位来自沈阳的游客表示:“这样的实地讲解让我真切体会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这一活动让生态理念在青山绿水间深入人心。
通过此次萨尔浒调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收获了宝贵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对抚顺转型发展的跟踪研究,走进乡镇街道、大型企业、红色纪念馆、自然资源地等,探索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抚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持续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撰稿人:贾英琦 邵宏珠 校对人:刘志丹 审稿人:刘淑艳/贾英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