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院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素养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学术基础,全面打造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品牌工程”和科学研究的“破冰工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1548”总体思路》(〔2025〕2号)的文件精神,拟举办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品牌工程”系列学术实践活动,现将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水平理论考核活动
1 .活动目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院研究生的学术理论水平,突出过程管理的有效性,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掌握程度,学院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水平考核”。
2. 活动形式:理论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
3. 参与主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在校生。
4. 时间节点:2025年5月下旬和10月下旬(各1次)完成。
5. 篇目推荐:参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考核管理办法》(〔2025〕3号)(附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实践展示活动
1 .活动目的:为引导学院研究生扎实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深刻感悟经典理论的魅力,激发原著学习兴趣,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推动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院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实践展示”活动。
2. 活动要求:同学们不分年级、不分专业自由组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实践项目,每组固定为8人。
3. 实践成果展示形式:
(1)微课制作:小组需围绕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制作一节微课,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可采用圆桌访谈、情景问答、情景剧等形式,主要内容应聚焦经典著作中的关键理论、重要观点或有争议的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清晰阐释相关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制作完成的微课需提交至指定平台,供考核教师及其他同学观看学习。
(2)微电影创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为灵感来源,结合现实生活,创作一部微电影,片长不超过30分钟。影片应巧妙融入经典理论,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经典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从剧本创作、拍摄筹备到影片拍摄、后期制作,均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在考核现场,需播放微电影成品,并由小组代表简要介绍创作思路与过程。
4. 参与主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在校生。
5. 时间节点:2025年7月上旬完成。
6. 篇目推荐:所选篇目号召大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考核管理办法》(〔2025〕3号)(附件)中选择,但不做硬性要求,也可以自由选择。
7. 经费资助:对于小组项目,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拍摄设备租赁、道具购置、后期制作等必要支出。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论文竞赛活动
1 .活动目的:本次考核旨在检验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的深度理解与学术运用能力,通过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考察大家是否能够精准把握经典著作的核心要义、内在逻辑,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从而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理论素养、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活动形式:每人提交1篇原创性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主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为基础,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论文全文7000—10000字,CNKI复制比检测不超过20%。
3. 基本原则:
(1)精准把握原著核心:论文需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精准理解其核心理论、基本观点与思想脉络。无论是对原著中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科学社会主义构想的探讨,都要建立在对原著准确解读基础之上,避免误解与歪曲。
(2)以原著为论证基石:在论文论证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内容为核心依据。提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都应紧密围绕原著,通过引用原著原文、阐述原著相关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论述,使论文论证坚实有力,体现深厚理论根基。
(3)拓展原著时代内涵: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需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进行创新性解读与应用。挖掘原著在当代社会的新价值、新意义,提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见解,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与时俱进的品质。
4. 参与主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在校生(研一除外)。
5. 时间节点:2025年11月上旬完成。
6. 篇目推荐:参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学术考核管理办法》(〔2025〕3号)(附件)。
四、系列活动负责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李一鸣老师,联系电话:024-5686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