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辽宁全面振兴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供发展动能,9月20日至21日,“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暨第十四届雷锋精神论坛在学校举行。

省市各级领导,全国各类先进模范代表,专家学者代表,“雷字号”单位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省内外高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师生代表以及学校副处以上干部、思政工作队伍和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包括开幕式、专家学者论坛、先进模范论坛、分论坛研讨和闭幕式共五项内容。
9月20日上午9时,“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暨第十四届雷锋精神论坛正式开幕。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忠和,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斌,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抚顺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肖宇,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少将龙凡,“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时代楷模”邓州“编外雷锋团”副政委杜恒,沈阳市关工委副主任、雷锋辅导的学生孙桂琴,光明日报社驻辽宁记者站站长刘勇,新华社高级记者于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党委副书记苏玲,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罗慧玲,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辛立章等嘉宾与学校党委书记郭长义,副校长孙铁、曹江涛、杨占旭、刘海峰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孙铁主持。

在开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郭长义致开幕词。他代表学校向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郭长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62年来,学校形成了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鲜明办学特色,系统构建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平台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五位一体”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创新性提出学习雷锋、王进喜、路永洁“三个榜样”,弘扬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及时代化的工匠精神、抚油精神“三种精神”,为辽宁繁荣“六地”红色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核心内涵、实践路径等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启迪新思想、碰撞新观点、分享新成果,把雷锋精神理论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光明日报社驻辽宁记者站站长刘勇,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抚顺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肖宇,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斌,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忠和分别致辞表示祝贺。

刘勇表示,《光明日报》一直是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曾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雷锋精神的新闻报道、专题调研、理论文章和新媒体作品。《光明日报》将更加密切与理论界、学术界的交流互动,并不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践行理想,进一步做好学习雷锋宣传报道、推动雷锋精神理论研究再创新。

肖宇指出,中华民族之崛起,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这个文明体系之中,雷锋精神的色彩,温暖而明亮。辽宁抚顺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早的地方之一,是雷锋精神发祥的地方,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充分汇聚的地方。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使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龚建斌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充分肯定了我校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人才培养体系的做法,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让雷锋精神研究推陈出新,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巩固拓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学理根脉,增强辽宁学雷锋高地的底气。

刘忠和指出,辽宁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汇聚起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凝聚强大力量。

在专家学者论坛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作题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质”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作“情感视域下的雷锋精神”报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作题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的世界历史根源---兼谈雷锋精神对现代性的价值”报告;新华社高级记者于力作题为“百姓雷锋的时代价值”报告;甘肃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李小舟作题为“雷锋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报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丹作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报告。论坛名师荟萃,大咖云集,充分彰显了专家学者“智慧库”的强大作用。六个报告内容详实、阐释透彻、论述精湛,紧密围绕“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论坛主题,深度挖掘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雷锋精神与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内涵,对于推动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价值。会议由学校副校长曹江涛主持。

在先进模范论坛上,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作题为“践行初心使命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报告;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罗慧玲作题为“弘扬雷锋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报告;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吴振华作题为“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打造加强基层治理的抚顺模版”报告;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传波作题为“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报告;辽宁省道德模范李德禄作题为“雷锋精神正青春,争做先锋勇向前”报告;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刁克剑作题为“雷锋精神与科技研友、精神动力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报告;“时代楷模”邓州“编外雷锋团”副政委杜恒作题为“不忘初心学雷锋、牢记使命做传人”报告。七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先进模范代表紧扣大会主题,深情分享了自己在学雷锋活动历程中的感人事迹与深刻感悟。他们积极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刘海峰主持。
9月21日上午,进入分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在三个分论坛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多领域的深入研讨。

第一分论坛以“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天津工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刘孜勤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鹏副教授,上海建桥学院朱漪教授等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阐述和研讨,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探索新时代雷锋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的全方位、多层次实践路径。会议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丹主持。

第二分论坛以“雷锋精神与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沈阳市关工委副主任、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国家一级作家、雷锋文化著名学者华东方,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等学雷锋典型和雷锋精神研究专家纷纷发言,共同探讨雷锋精神蕴含的文化内涵,阐述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有关于雷锋精神理论研究的学理思辨,又有传承雷锋精神的实践探索。会议由学校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党建与思政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主持。

第三分论坛以“雷锋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为主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团中央和团省委等各级团干部、高校学生工作者等畅谈自身学雷锋事迹和志愿服务活动案例。如最美高校辅导员、同济大学李睿副教授从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任务、让奋斗成为人生底色三个部分分享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思考与实践;最美高校辅导员、南昌大学胡邦宁副教授认为需要用雷锋精神激励青年斗志,鼓舞青年豪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科技大学曲文泉教授以“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为例,探讨基于组织育人视角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会议由学校团委书记孔祥慧主持。
上午11时,“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暨第十四届雷锋精神论坛举行闭幕式。吉林工商学院王明明教授、中共抚顺市委党校郑红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艾楚君教授作为分论坛代表作总结发言,向大会汇报了研讨成果。会议由学校副校长杨占旭主持。

校长钱建华致闭幕词。他代表学校感谢为本届研讨会暨论坛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他表示,此次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讨阐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维、新做法,对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钱建华就加强雷锋精神研究会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政治建会,学思想、铸忠诚,让学雷锋的理想信念强起来。二是坚持学术立会,重研究、勇创新,让学雷锋的理论深度厚起来。三是坚持开放办会,广交流、促发展,让学雷锋的合作平台多起来。
此次雷锋精神论坛是一场别具意义的理论盛会,无论是论坛主题、邀请嘉宾,还是举办届次、参与广度,都呈现出政治站位高、会议规格高、成果质量高、持续时间久、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秋临抚顺,意韵悠悠。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题内涵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等待着专家学者们去奋力攀登、深入探索。与会嘉宾静心倾心聆听文明的悠扬旋律,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底蕴与现代的蓬勃活力。从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到先进前沿的科技创新,从高尚纯粹的道德风尚到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术大咖,为嘉宾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滋养与无尽的启迪。
于落叶纷飞时节,与最美“雷锋人”来一场美妙邂逅。嘉宾们深切感受到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至善至美与无尽温暖。最美的“雷锋人”,由“全国”先进模范人物冠名,是默默奉献的“全国最美医生”“时代楷模”,是坚守岗位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创新工匠”,是满怀爱心的“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涵盖了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身份,却秉持着共同的坚定信念与崇高追求——传承雷锋精神。他们在论坛上分享着自己的动人故事,交流着深刻的心得体会,用实际行动生动演绎着雷锋精神。这场相聚,是一次精神的深刻洗礼。
信念如磐十四载,传承之路映星辰。这是对雷锋精神最持久的陪伴与最长情的告白。雷锋精神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至今在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其影响力和传播力逐年增强,已成为雷锋精神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和特色品牌。这是一种执着的坚守,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论坛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浩荡队伍中来。它就像一座璀璨的灯塔,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共同观看了学校校园原创话剧《雷锋》,参观调研了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论坛通过主题报告、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进一步深化雷锋精神的研究阐释,挖掘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加深雷锋精神的学理研究,对于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撰稿人:孙永刚 校对人:黄璜 审稿人:雷冬海/杨佳维 陈欣宇 马学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