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慕课平台>>笔上论道>>“千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正文
马克思 算机1403 27 宋媛
2016-06-22 13:28     (点击: )

卡尔马克思,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引着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毕业以后,他到报社工作,在报上维护穷苦农民的利益,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但是从优越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才华来说,马克思完全有可能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求得令人羡慕的个人前程。然而,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革命之路。

由于马克思与政府作对,他和他的家人过上了逃亡的生活,在逃亡期间,他认识了恩格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恩格斯是当地有名的有钱人的儿子,他经常不顾自家的企业,无条件的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才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同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经是狂热的黑格尔的信徒,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之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论界的权威,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

直到晚年,马克思仍然没有停止工作,他一边为各国工人运动担当顾问,一边写作《资本论》,同时还向新的科学高峰发起冲击,写了几百万字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以世长辞,伦敦的海格特公墓,是马克思长眠的地方。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它用简练的语言向世人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所以创立他们的学说,不是为了把它束之高阁、藏之名山,而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使之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之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没有局限于欧洲。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闭窗口

Copyright©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备案号:辽ICP备05022356号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邮编:113001 联系电话:024—5686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