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
070121 |
课程中文名称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课程英文名称 |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课程类别 |
公共必修课 |
适用专业 |
全校各专业 |
开课学期 |
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 |
总 学 时 |
64学时(理论教学5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
总 学 分 |
4 |
先修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门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建议教材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参考资料 |
[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重新确立和发展。重点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2.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了解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3.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重点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了解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4.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5.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6.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了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掌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掌握坚持科学发展。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了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掌握全面深化改革;掌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重点掌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掌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了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8.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了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点掌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了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重点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重点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了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重点掌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了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9.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掌握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掌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10.掌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了解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掌握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掌握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1.掌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了解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了解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掌握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了解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了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掌握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了解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了解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了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12.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掌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了解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掌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8学时) |
教学内容 |
要求程度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2)毛泽东思想 |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重新确立和发展。重点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学时) |
教学内容 |
要求程度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了解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学时) |
教学内容 |
要求程度 |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重点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了解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学时) |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
掌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重点掌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了解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了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4学时)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掌握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6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4学时) |
(1)社会主义的本质 |
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了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掌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掌握坚持科学发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
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学时) |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了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
掌握全面深化改革;掌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重点掌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
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掌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了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6学时) |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掌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点掌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了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重点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重点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了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重点掌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了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9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2学时) |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了解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
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掌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2学时) |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
掌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了解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掌握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掌握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2学时) |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
掌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了解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了解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
掌握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了解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了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4)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
掌握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了解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了解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了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2学时) |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
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掌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了解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掌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
要求程度 |
1随堂作业: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课堂测验。(2学时) |
考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 |
2课堂讨论:根据教学重点和时事热点选择命题,由学生自主发言。(2学时) |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随堂考试。(2学时) |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体考核。 |
五、考核方式
采用期末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采取随堂开卷考试的方式,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50%。
修订日期:2014年7月1日